农行河南省分行:“五个一批”服务模式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

河南日报   |   丁艳峰 陈静  |  2025-08-07

农行长葛市支行客户经理在调研当地蜂蜜产业发展。

农行兰考县支行客户经理为黄河滩区群众送来装修贷等金融服务。本栏图片均由农行河南省分行提供

  从黄河滩区的新居新颜到深山里的药田绿意,从返乡创业者的牛舍繁忙到电商直播间的农产品热卖……中国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(以下简称“农行河南省分行”)以优化“五个一批”服务模式为抓手,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脱贫地区,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道路上,书写一个个暖心故事。截至今年7月末,全省38家脱贫县支行贷款余额达1378.4亿元,较年初新增133.9亿元,定点帮扶工作连续五年获最高等次“好”,用实干实效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。

  精准到户巩固一批

  “以前在外打工总惦记家里,现在守着牛舍当‘老板’,年收入翻了六倍!”周口鹿邑县的张大哥擦着牛舍栏杆,看着满圈壮实的肉牛笑得合不拢嘴。2023年他返乡搞肉牛养殖时,20万元的资金缺口曾差点浇灭创业热情。农行客户经理主动上门,3天内就送来20万元“富民贷”。如今他的标准化牛舍里存栏80头肉牛,年收入从5万元增至30万元,“这贷款真是及时雨,让我的‘牛司令’梦成真了!”

  这样的故事在全省脱贫县比比皆是。农行河南省分行延续脱贫小额信贷政策,在脱贫县及革命老区县累计投放“富民贷”119.6亿元,惠及2万多户脱贫户增收致富。

  支持产业发展带动一批

  南阳西峡县的山岗上,成片的中草药长势正旺。“多亏农行贷款,我们不仅扩大了收购,还建了新车间!”仲景宛西制药相关负责人指着现代化加工车间介绍。有了资金支持,企业与周边200多个行政村签订了定向收购协议,优先采购脱贫户的中草药,并免费提供种植技术培训。目前,该项目已带动3000多户药农增收,户均年收入超5万元,500多个就业岗位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挣钱,真正实现了“企业增效、农民增收”双赢。

  今年以来,农行河南省分行大力实施“龙头企业带动”“项目服务”“万企兴万村”等行动,助力乡亲们在产业链上稳步致富。截至7月末,农行河南省分行脱贫县贷款增速达10.8%,高于该行各项贷款增速2.8个百分点。

  产销对接扶持一批

  “我们村的小米登上农行的商城啦!”台前县马楼村驻村工作队队员拿着手机,给村民们看线上订单。作为农行河南省分行定点帮扶村,马楼村的杂粮以前“养在深闺人未识”,如今通过农行“农银商城”和线下采购,一下成了热销品。

  农行河南省分行一次性采购1万多公斤杂粮,并通过“一元购”“进门有礼”等活动带动销售8万多公斤,全行员工也自发购买近50万元农产品。工作队还协助村里注册了商贸公司,把“田家客”杂粮、“香万家”食用油等20多种产品搬上电商平台,累计销售额突破200万元,为村集体经济创收近20万元。村民王大叔算着账:“以前杂粮囤家里,现今却卖上了好价钱,多亏了农行帮我们打开了销路!”今年以来,农行河南省分行依托“农银商城”,探索电商直播供应链金融,充分用好线下集中采购等渠道,累计助力脱贫地区销售农产品超4.9亿元,让好产品真正转化为好收益。

  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帮扶一批

  “没想到能搬出滩区,住上这么好的房子!”兰考县70多岁的李大爷站在新家阳台上,望向不远处的学校和卫生院,眼里满是笑意。为了让黄河滩区群众“挪穷窝、出深滩、换新颜”,兰考县加快推进沿黄迁建项目建设,对三义寨乡杨圪垱村和丁圪垱村两个沿黄村庄实施迁建。农行省市县三级团队第一时间上门,仅5天就完成授信审批,保障项目顺利开工,累计发放贷款5亿元。

  如今1278户滩区群众搬进新家,农行又送来装修贷、消费贷等配套金融服务,帮大家把新家布置妥帖。“以前村里路不好走,看病上学都费劲,现在出门就是柏油路,生活太方便了!”李大爷的话道出了搬迁群众的心声。金融支持不仅让基础设施提档升级,更为乡村振兴增添了鲜亮底色。

  创新服务方式提升一批

  “现在村民比存款更比信用,守信用就能贷到款!”许昌长葛市和尚杨村负责人介绍,这个“中原蜂蜜第一村”通过“党建+信用村”模式,全村668户均建立了信用档案,200多户靠信用贷到近8000万元。养蜂大户张建军利用30万元贷款把蜂箱从50箱扩到300箱,年收入翻了三番:“不用抵押不用担保,信用就是最好的通行证!”

  该村连续三年零违约,成了市委信用建设示范村。依托资金支持,村民积极引进新设备,把蜂蜜产品深加工成各类消费者喜爱的产品,附加值翻了好几倍。今年以来,农行河南省分行大力以数字金融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,向38个脱贫县发放农户贷款900亿元,服务近20万农户,信用体系正成为破解农民融资难的“金钥匙”。

  从精准滴灌到产业引领,从产销对接到底盘升级,农行河南省分行用“五个一批”服务模式架起金融助农的桥梁,让脱贫成果更加稳固、乡村振兴更有活力,在广袤中原大地奋力绘就产业兴、农民富、乡村美的崭新画卷。(丁艳峰 陈静)

声明: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、数量较多,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,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,请主动与本网联系,提供相关证明材料,我网将及时处理。